建议人 | 魏景洲 | 建议时间 | 2023-03-22 |
---|---|---|---|
建议内容 |
关于我市农村养老方面的一点建议 我市是农业人口大市,当前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亟需面对的瓶颈问题。 而赡养人的大量外流导致农村空巢老人不断增加更是增大了农村养老问题的应对难度。据到部分乡镇村庄调研,近60%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作,几乎所有的老人都在从事一定程度的家庭劳作。据统计,六成以上的农村老人患有慢性疾病,近五成老人需要吃药,近四成老人每天需吃1种药。而当子女资助、种田收入、工资收入、积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和困境,农村老人生活及疾病治疗等费用将成为巨大难题。因此建议我市尽快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极其现实而又非常必要和紧迫的一项任务。从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建议: 一、 加大力度扶持现有乡镇养老机构运转。从资金等方面出台更多优惠扶持政策,扶持农村中现有的五保村、敬老院等机构日常正常运转,根据乡镇经济情况,可以新建养老机构。将养老机构建设从村委延伸到自然村,每个自然村规划建设一个养老院机构,规模不求大,一般设置20至50个床位规模。人口规模小的自然村庄可将相邻两三个自然村合并建设一个养老院配备管理人员,完善餐饮、医疗、娱乐等配套设施。提高运营效益,增强护理功能,使之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二、建议有条件的村,要积极争取建设助老餐厅,全面推广农村“幸福食堂”,吃的好,花钱少,让老年人可以接受,加大补贴和考核力度,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鼓励有条件的村加快发展。同时,针对农村养老专业人才不足情况,可建立相应的培训学校,组织村两委、志愿者前去学习,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鼓励幸福食堂进一步发挥作用,扩大服务群体,将本村内媳妇的娘家爸妈、本村嫁出姑娘的公婆,以及条件确实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等纳入服务范围,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当前社会的温暖。 三、是积极推动家庭居家养老服务。完善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做好“集中与分散结合、医养康养结合”文章,推进农村医养融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村“村卫生室+日间照料中心”一体化发展,以镇街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为依托,发挥医疗资源优势,调动家庭、行业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低龄健康老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借助智慧化设备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体检和诊治健康服务,积极探索农村医养康养路子。 四、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养老法制观念。一方面,加强传统美德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宣传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并有针对性地宣传尊老、敬老、养老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特别要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的方针,宣传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是人们知法、懂法,增强养老法制观念,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对侮辱虐待老人、拒绝赡养老人情节严重者,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也要让老人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答复时间 | 2023-08-10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市民政局对“关于我市农村养老方面的一点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魏景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我市农村养老方面的一点建议”收悉。该建议问题分析准确、意见建议系统,对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将认真研究收纳。现答复如下: 农村养老作为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老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短板,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是完善农村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关键,事关农村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事关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创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政局着力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自2020年起,连续3年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将所有中心敬老院纳入改造提升范围,提升硬件水平,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服务质量,改造提升护理型床位,满足县域内失能、半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需求。目前已改造完成40处,每个县都有1处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敬老院。 二、规范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管理。着力解决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而不用、闲置浪费问题,把工作重心由重建设转到重运营上来。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提升正规化管理水平。调整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补助政策,取消建设补贴,增加运营奖补,对评定为星级的幸福院,按照1-3星级,每处每年给予1万、1.2万、1.4万元运营补助,全面提升农村幸福院服务质量。出台《聊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保证基本待遇、加强监督管理,保证农村幸福院规范运营。 三、扎实开展农村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养老试点。坚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征求意见、走访了解等方式,积极问计于民,科学制定738套建设方案。每套房屋均按照“四个一”,即一室一厅一厨一卫设计,床铺、桌椅、锅碗瓢盆等设施一应俱全,让符合条件人员真正实现“拎包入住”。配齐配全休闲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用房,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营造了家的温馨,有效解决农村老人居住困难、生活孤独等问题,全面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四、积极推进农村医养结合发展。探索养老院、乡镇卫生院“两院合一”模式,将乡镇医院闲置床位开展养老服务,既能解决床位闲置问题,又能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目前,冠县辛集中心卫生院、临清金郝庄中心卫生院、东阿刘集卫生院、阳谷李台镇医养中心等均投入使用。 五、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巡访制度。出台了《聊城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县、乡两级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动态普查机制,建立了关爱台账,逐一确定帮包责任人,落实关爱服务措施,每月上门巡视探视不少于1次。鼓励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发展关爱留守老人志愿者队伍,动员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与留守老人结对帮扶,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生产帮助、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法律援助、安全服务、文化娱乐等关爱服务。 六、持续推进幸福食堂建设 2022年,我市因地制宜发展幸福食堂,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幸福食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在东昌府区、茌平区、3个市属开发区开展试点,建成幸福食堂53处,目前已全部投入试运营。 七、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联合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残联印发《聊城市“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逐步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有效满足城乡老年人家庭的居家养老需求,2022年完成改造1600户。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做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工作:一是营造良好爱老敬老氛围,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村民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二是提升农村养老设施水平,提升农村幸福院硬件水平,逐步推广养老院、乡镇医院“两院合一”服务模式。三是开展好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四是鼓励志愿者队伍进入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养老志愿服务。五是继续开展幸福食堂建设,在现有53处幸福食堂的基础上,新建幸福食堂不少于30处,临清、冠县、莘县、阳谷、高唐、东阿6个县每个县不少于5处。推动实现市域全覆盖,更好服务老年人。六是继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3年计划完成1500户。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聊城市民政局 2023年8月2日
|
||
主办单位 | 聊城市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