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人 | 谷月祥 | 建议时间 | 2023-09-15 |
---|---|---|---|
建议内容 |
关于加强我市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市委政法委一级调研员 谷月祥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随着我市老龄化进程加快,构建科学合理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保障“老有所养、所依、所乐、所安”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市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障规范机制有待健全 虽然我市先后出台系列规范性政策文件,但仍存在对养老服务内容、资金以及经费保障等不清晰、不具体问题。如,在服务内容层面,还主要是涉及社会兜底性和政策性服务事项,服务领域覆盖面还不全;在资金经费保障层面,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支持,制度化、稳定性的资金投入模式还未形成等等。 (二)养老规范化专业化建设有待提升 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公立养老资源紧缺,私立养老性价比不高,还存在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服务水平和经营效益不高的情况。从业人员专业资质欠缺,很少或者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导致其只能提供日常性、生活类照料。大多数养老机构的普通从业人员缺乏对老年人精神安抚的能力,有专业技能的心理疏导人员数量又严重不足等。 (三)医养康养结合有待完善 医养康养涉及卫生健康、民政、医保、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由于工作性质等原因,在实施过程中易出现监管指标不统一、监管工作重复化等问题。另外,我市的医养康养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完善,政府对医养康养产业财政保障力度十分有限;市场主体由于医养康养产业投资周期长、成本高等不稳定因素而参与意愿较低。 二、加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落实养老服务相关政策 实施养老保障精准全覆盖。根据老年人健康情况、生活水准、家庭状况及年龄大小划分不同层次,因人施策、精准覆盖。对养老保障内容改善提升。在列支养老服务清单时,可将家庭适老化改造、安排人员定期巡逻、照顾失能或失智老年人等添加到基本保障范畴。统筹规划政策补贴和资金保障。建立关于养老服务的专项预算,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财政投入,强化对社会养老的政策支持,鼓励个人养老金缴纳,构建财政、社会和个人合理分担机制。 (二)加强养老机构建设运营 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合理分配有限资源,优先保证“三无”老人、低生活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定人群基本生活需求。按照社会需求提升养老机构质量。一方面实施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引进专业能力较强的运营机构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加快发展,引导市场发展个性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机构。 (三)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 努力提高专业化服务人才的薪资待遇水平,多措并举吸引并留住高质量服务人员。通过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从业人员在职教育、护理人员岗位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通过推动职业养老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评价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确保引入专业、高素质从业人员。加大对养老服务志愿活动宣传力度,强化专业培训,拓展服务内容。 (四)推进医养康养深入结合 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的,或医疗卫生机构利用现有资源提供养老服务的,相关证件办理可依据机构已经取得的资质进行备案登记。按照《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结算范围。与第三方签订医疗保健服务,并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通过补贴等形式降低就医成本,为老人提供医疗养生、预约就诊、优先住院、网上诊断等医养结合服务。 |
答复时间 | 2023-10-20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尊敬的谷月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多层次养老服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市民政局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积极完善落实养老服务相关政策。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或市直部门联合出台了《聊城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聊城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聊城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聊城市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聊城市城镇居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认真开展养老服务工作。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022年联合市财政局出台《聊城市市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实施方案》,对8类养老服务项目给予资金补助。我市设立了市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2021年以来,市财政平均每年列支1700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二是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工程。出台《聊城市“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2022年—2025年,在全市范围内为不少于59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改造服务对象是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低保老年人家庭,财政按照每户不高于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助。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可自费开展适老化改造。目前,全市已完成改造4081户,完成率69.17%。 二、加强养老机构建设运营。一是创新市场化的机构养老模式。建成12处以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区域敬老院,实施敬老院提升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市场化机构运营模式,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委托经营等途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优先保证特困人员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机构社会化程度达75%以上。二是积极培育连锁化机构发展。加大对本地养老服务组织培育力度,山东盛世千岛山庄、东阿民康等取得良好口碑。积极引进外地优秀养老服务组织,青岛中康、山东健康集团、山东康健等落地聊城,实现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 三、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一是开展在职人员技能培训。在省级培训层面,选派日常工作表现突出的养老从业人员,通过培训,让他们学本领、提能力、长见识。在市、县级培训层面,按照养老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家庭护理员等不同类别,设置不同课程、有针对性开展培训,保证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基本全覆盖。2020年以来,全市每年培训3000余人次。注重提升养老院正规化管理水平,每年举办养老院院长专题培训班,邀请养老服务专家进行授课,累计培训400余人次。二是开展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2019年以来,市县两级每年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市级竞赛专门邀请国赛获奖选手、省内资深裁判等现场指导,选拔出100多名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并在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全方位展现聊城养老护理员职业风采。全市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今年,我市承办全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大比武、大展示、大提升”系列活动,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朝闻天下》等广泛报道,其中在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中我市2名选手荣获二等奖。三是强化专业人才职业化培养。支持市内各类院校设置养老服务和管理专业,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2019年,聊城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经开始招生培训。2020年,聊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1年已经招生。市内其他几所院校也有开设此专业的打算,未来几年,我市的养老护理员职业化培训体系会逐步完善和成熟。推动校企合作,将养老服务列为校企合作优先领域,千岛山庄颐养中心和聊城技师学院建立双向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养老服务人员。鼓励和支持退休医护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养老服务队伍。 四、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医养结合发展。充分发挥医疗机构资源优势,简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办养老所需住建、消防、环评等前置审批手续,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养老服务专区,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鲁西骨科医院、临清市人民医院11家医疗机构已开展养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采取内设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等方式,满足在院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全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已达100%。二是积极培育“养老+”新型业态发展。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养生保健、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中医药进机构,部分养老机构开展了按摩、艾灸等服务项目。千岛山庄被评为山东省首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依托康养基地,积极发展康养旅游和旅居养老。阳谷伏城医养中心依靠一流的硬件设施,优惠的收费标准,旅游旺季时,每天接纳旅居老年人100余人次。大力推动养老产业融合发展。 最后,感谢你对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市养老事业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聊城市民政局 2023年10月19日 |
||
主办单位 | 聊城市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