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3317号提案(关于推进农村骨灰堂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建议人 袁纪方 建议时间 2024-03-29
建议内容

随着我市社会的发展,乡村振兴的推进,一些农村相关服务设施建设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以殡葬服务滞后较为突出。从全市实际情况来看,农村死亡人口骨灰有许多是火化之后回农村进行土葬,且农村乱埋乱葬现象比较普遍,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浪费土地资源,也不利于和美乡村建设,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关于乡风文明的要求,同时也导致农村大块土地无法使用大型农机耕种,阻碍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分析农村乱埋乱葬主要原因:一是群众怀有“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认为墓地的建设,不仅是对祖先的尊敬,也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二是农村没有骨灰寄存设施,而且大多数群众居住地距离殡仪馆较远,把骨灰寄存到殡仪馆,祭祀不方便;三是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为了耕种的便利,不再让其他村民埋入老坟营地。致使有些村民只能埋入自家承包地,由于亲情的关系,并且保留较大的坟头。

为此建议在全市农村范围内以乡镇(或行政新村)为单位兴建公益性骨灰堂,专门用于本镇村民的安葬需求。具体建议如下:

1、统一规划。农村骨灰堂建设事关移风移俗并且合乎公益要求。有关部门及各乡镇应予以高度重视,应当综合考虑当地发展状况、民风习俗和地势条件,统筹建设资金及土地等;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应与本镇农村建设规划相吻合,应对本乡镇所有村居逐村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对骨灰堂占地面积、使用年限做出全面规划,以满足本镇死亡人员骨灰安葬和存放的需求为原则,按照计划可分期分批建设。

2、科学选址。推进农村骨灰堂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配合支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在农村地区大力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选址应符合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征求当地群众意见,严禁占用耕地或在沿公路主干道、水库、河流、堤坝两侧和水源等区域和集中住宅区建设骨灰堂。

3、统一管理。各地政府应将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强化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加大对农村公益性骨灰堂等殡葬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由政府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等方式统一管理维护;收费按非营利并兼顾当地群众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收入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维护和管理;以情感和入土为安的意愿,对骨灰存放、安葬采取个人自愿的原则。比如:某甲从出生到现在仅仅见过祖父母和父母两代,他可把两代人骨灰进行存放;而他没有见过其曾祖父母,他可以把其曾祖父母进行深埋,不再保留坟头。对骨灰存放可按照阶梯式收费,存放时间越长每年的收费越高。

4、整顿土坟。政府实施墓地整改政策时,应采取人性化的措施,加强与群众的沟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坟地整改问题。对于受政策影响的群众,应提供合理的补偿措施,减轻政策带来的生活影响和情感负担;对农村原有土坟分类处理,对有人认领的土坟,以现有在世人员可追溯到的先辈为基准,将坟墓统一进行深埋,或者安放至骨灰堂,对于无人认领或者找不到亲属的土坟将其深卖移平,恢复耕地;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处罚非法建墓行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严防乱埋乱葬现象发生。


答复时间 2024-05-30
办理类型 已解决
办理情况

袁纪方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村骨灰堂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对如何推进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建设提出了良好建议,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启发和帮助。现就提案中建议答复如下:

殡葬改革是基于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做出的重大习俗改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其内在要求。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积极倡导和推行绿色生态葬式葬法,引导人们采用骨灰存放、深埋等多种形式的生态安葬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聊城市地处平原地区,不同于山区、丘陵地带,人口多耕地少,在因地制宜的角度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公益性骨灰堂建设。近年来,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益性公墓建设,印发《关于倡导移风易俗推动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此项工作开展。截止到2024年初,全市共建有公益性安葬(放)设施526处,其中骨灰堂167处。

二是各县(市、区)民政部门在2020年通过招标方式,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对本辖区公墓规划进行了专项设计,并通过各县级政府正式批复。2020年12月,市民政局委托聊城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将各县级公墓专项规划合编为《聊城市公墓专项规划》。

三是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抓好公益性公墓管理服务,指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完善的公墓管理维护办法,用好殡葬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管理维护机制,切实提升公益性安葬(放)设施管理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四是根据群众意愿,对历史形成的旧坟以教育引导为主,指导各县(市、区)在国省道路两侧集中开展绿化遮蔽,对土质坟头进行科学遮蔽,持续开展治理工作。

您从公益性骨灰堂建设规划、选址、管理等多个角度提出的工作建议非常中肯,也很有针对性。公益性骨灰堂建设需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根据我市城乡建设统筹规划,是各级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的一项社会工作。下一步,市民政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持续深化公益性骨灰堂建设,积极推进生态、节俭、文明的殡葬方式,认真落实好上级的决策,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民政部门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最后,衷心地感谢您对我市民政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联系电话:8320796。


主办单位 聊城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