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民政局工作规划(2025年度)
字号:
大 中 小



(一)高质量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根据民政部、财政部下达的资金数量及任务指标,制定我市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市)区推进实施,在高质量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创出具体我市特色聊城模式。指导各县(市、区)积极争取全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打造养老服务县域发展高地。
(二)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根据省厅政策创制进度,市级层面及时跟进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如,出台低收入人口认定办法,关于进一步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等等。指导各县(市、区)落实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认定等政策措施,推进低保等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充分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加强对低收入人口的风险监测和走访摸排,及时按规定将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强化政策资源的系统集成,推动形成“物质+服务”救助格局,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服务救助需求。完善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动员更多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合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
(三)统筹抓好老龄工作。优化老龄委成员单位设置,推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总结工作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敬老月”期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助老爱老活动,优化为老服务,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强化宣传引导,营造关心爱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特殊儿童群体关爱帮扶。持续开展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和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组织开展摸排监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特殊监护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等政策。落实鼓励国内家庭收养孤残儿童等政策。组织全市儿童主任示范培训和收养登记员培训。
(五)坚持做好社会服务。持续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密切关注极端天气预警等气象信息,联合公安和城管、卫健部门开展街面巡查,保证救助机构饮食安全供应。加强殡葬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指导开展婚姻登记数据质量提升试点。加快推进特色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建设。
(六)加强地名管理服务。持续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完成国家地名信息库行政村(社区)信息审核任务。做好第二批县级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和第二批市级地名保护名录的评选工作。持续加强界线管理和平安边界建设,完成下半年界线界桩巡查工作,及时将巡查情况上传山东省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平台。
(七)推进社会组织和慈善事业发展。规范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立兜底管理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选派机制。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指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分支(代表)机构监督管理。规范社会组织执法监管,推动社会组织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社会组织信用分级分类管理。规范社会组织作用发挥,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乡村振兴、黄河战略、东西协作等大局工作。持续开展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培育发展慈善力量,打造政治可靠、治理规范、 诚信自律的慈善组织。积极发展社区慈善,提升社区慈善基金优势,以更实举措服务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生活小事。深入推进“阳光慈善”工程,着力提升慈善组织信息公开质量。做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等活动,打造聊城慈善品牌。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